News

新闻洞察

成都300元+白酒市场调研:次高端被名酒锁定,中小地方酒企如何守住生存线?

时间:2023-06-12  作者 :管理员
一直以来,成都是中国酒业发展的风向标,也是白酒消费的桥头堡,其地位意义不言而喻。在成都,300元以上价位的白酒早已是名酒的天下。在名酒下沉、消费结构提升、行业加速分化的趋势之下,本文从局部市场中的名酒表现进行分析,旨在为地方酒突破次高端市场提供建议方向。

  多元化竞争、多香型混战

  共生共存或成常态

  在成都酒类市场上,白酒、葡萄酒、啤酒、果酒、保健酒等纷纷在此重点布局,俨然成了众矢之的,多品类、多香型、多品牌相互交织,各有天地。成都酒类市场多元化竞争加剧,或在未来改写成都酒类市场版图。

  成都名酒扎堆,聚集效应凸显。在拥有“六朵金花”之美誉的四川,又是在省会级城市,浓香型白酒无疑是酒类市场的“重头戏”。从流通端的产品见面率和动销率两个维度上看,千元档位产品以五粮液普五、国窖1573等最为常见;500元至800元档位的产品以国窖低度、水井坊新井台、洋河M6+等为代表;300元至500元档位产品较为集中,以剑南春水晶剑、泸州老窖特曲60版、舍得品味、水井坊臻酿8号等较为常见。同时,名酒的动销处在强劲势头。

成都300元及以上的白酒市场形成了“浓香主导,酱香有量,清香偏弱”的基本格局。以五粮液等为代表的浓香产品占主导优势,酱香继茅台后尘顺势上扬,清香借汾酒复苏跟随前进。多种香型相互挤压,此消彼长,白酒进入更加残酷的缩量竞争时代。

  渠道竞争“白热化”

  利润型品牌产品受青睐

  “名酒虽是硬通货,但价格太透明了”“春节以来市场不太好,库存也大,价格有倒挂”······可以看出,一些流通终端老板表露出了对名酒市场的担忧。

  成都名酒市场消费体量庞大,流通业态丰富,部分终端、酒商对名酒利润的追逐强烈,出现了局部价格冲突,加上出现价格短期的“跳水”现象,造成渠道利润空间更加稀薄,终端销售积极性不高。这种情况在小微型酒商、终端商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。

近年来,渠道资源加速分化,“强者恒强”现象变得愈发明显。尤其在经济环境下行压力加大的当下,加之互联网的冲击,新渠道、新模式不断涌现,市场倒逼很多酒商、终端不得不寻找适合线下经营的利润替代型或补充型品牌产品,来维持生存或发展的需要。

  通过市场走访我们发现,部分终端、酒商都有自己主推的利润型产品,而且这些产品以酱酒居多,有二三线的知名酱酒品牌,也有一线品牌的定制产品。这些产品除了零售,主要以圈层形式进行销售。从这个角度,或许不难解释成都市场酱酒氛围只增不减,市场份额快速上涨的原因。

  名酒迭代抢占场景加速

  市场空间呈压缩态势

  随着消费主体由政务向商务和大众消费的切换,名酒加速布局推进产品的迭代升级,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场景需求。

  以泸州老窖特曲60版为例,其定位就是次高端市场,以走怀旧复古路线为主,唤醒了不少消费者对20世纪60年代的记忆,有效地与消费者产生强烈共鸣。从当初的小众产品快速成长为战略级大单品,销售规模已超20亿元,成为泸州老窖新的增长极。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商务宴请场景的需求,而后推出的红60版,增添了喜庆色彩,主要满足消费者对宴席场景的需求。

水井坊凭借其品牌、品质优势,推出了新品牌天号陈,对下进行了价格带延伸,“降维打击”意图明显。其重点瞄准大众宴请和聚饮场景,争抢大众白酒市场份额,以触达更多的消费者,不断拓宽品牌市场空间。

  在品牌集中化、行业加速分化的今天,名酒在产品层面的动作不断,会进一步压缩地方酒的生存空间,这也必定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。

  消费观念升级

  营销生态体系加速构建

  在消费者主权觉醒年代,消费者购买决策受其自主性影响越来越强。尤其是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“新消费主义”的兴起,年轻消费群体对白酒的个性化需求相对较高,“健康时尚、低度微醺”已然成为追求方向。显然,消费者的变化对酒企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。

  成都市场次高端白酒饮用群体主要集中在30岁~60岁。该年龄段群体对白酒的自主选择性很大,品牌意识强,忠诚度也较高;这从流通端就能得到表现,300元+及以上价位段的名酒自点率高,消费者有各自的品牌偏好,终端的推荐优势发挥十分有限。而在18岁~30岁年龄段的新生代群体,表现出包容性强、尝鲜感强、个性张扬、追求时尚的特点,对白酒忠诚度低。部分年轻群体在非正式场合更愿意尝试新酒饮,这从果酒、啤酒等品类的业绩持续增长中就可以窥探一二。但是每逢重要节日节点,年轻群体在走亲访友送礼等重要场景时,名酒还是第一选择对象。

  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消费者观念也正在升级。“以消费者为中心”的营销生态体系正在建立,而且被众多酒企所推崇,推动着行业加速变革。以前名酒大多以强大的品牌力来驱动市场,而近些年来发现,名酒也正在形成集历史文化、工艺配方、产区产能、价位渠道及场景功能等为一体的多维竞争矩阵。